为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根据《长江师范学院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长师院办发〔2024〕55号)要求,本学期第8-11周,学校开展了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课程评价情况简介
(一)评价范围及数量
课程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本次评价范围为2023年秋期本科专业开出的课程,采取学校抽取和教学院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共确定160门课程参加评价。其中学校抽取102门课程,教学院部推荐58门课程。
(二)评价内容
课程评价内容包含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团队与教学改革、课程内容与资源条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课程考核、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一票否决项目等7个方面,共24个观测点。
(三)评价过程
1.发布通知。评估中心于4月21日发布通知,明确检查内容、检查范围、组织实施安排和工作要求。
2.院(部)自评(第8-9周)。教学院部和评估中心确定本学期拟评课程名单,并组织教师、教学督导对拟评课程进行自评,收集整理相关佐证材料。
3.学校评价(第10-11周)。学校组建专家组深入教学院部,按照《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4.信息反馈。检查小组将检查发现问题梳理汇总,形成《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信息反馈表》,及时反馈给院部。
5.院部整改。院部根据检查小组反馈的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到评估中心。
6.分析总结。评估中心对本次专项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2024年春期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报告》。
7.整改复查。评估中心对院部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将反馈材料存档,最终形成质量监控的闭环。
(四)检查人员安排
评估中心将20名督导委员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检查4-5个学院,具体安排如下:
表1 检查人员安排情况
组别 | 教学督导 | 检查学院 |
第 一 组 | 周绍东(组长)、秦念阳、朱挢、王素梅 | 机器人工程学院 | 文学院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教师教育学院 |
|
第 二 组 | 贺国权(组长)、王泓、雷继红、罗小波 | 传媒学院 | 管理学 院 |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 化学化工学院 |
|
第 三 组 | 于海洪(组长)、王慧超、王小平、游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
第 四 组 | 韦济木(组长)、周仁成、廖东红、唐玉凤 | 美术学院 | 政治与历史学院 | 音乐学院 |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 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
第 五 组 | 卢孟春(组长)、何树华、何 芳、朱斌 |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 | 财经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二、课程评价结果
从本次评价的160门课程来看,评价结果为“优秀”课程有21门,占比13.13%;评为“良好”的有102门,占比63.75%;评为“合格”的有33门,占比20.63%;评为“不合格”的有4门,占比2.50%。各教学院部抽查的课程评价具体情况如下:
表2 各教学院部参评课程评价结果
等级 教学院部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师教育学院 | 中外教育历史 小学教学与课堂管理 心理学基础综合 小学音乐基础(三)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
|
|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植物学(一) 植物生理学(园艺) | 设施园艺学 食品工艺学实验 白酒工艺与实验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工程原理 生物技术制药 食物工程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生理学(生物科学) 构成基础 | 园林建筑设计 |
|
美术学院 | 造型基础2 园林植物设计 建筑设计史 | 图形创意 DM型录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学科教育与流动指导综合 泥塑(中等) 字体设计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中国美术史 原画设计 CG插画 油画(基础) 数字摄影 |
|
|
文学院 | 古代汉语 外国文学 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当代文学 |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学科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 数学分析(一) 高等代数(一) 初等数学(一) | 应用随机过程 |
|
音乐学院 | 声乐表演(一) | 艺术概论(中等) 中西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一)中等 合唱与指挥 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视唱练耳(一)中等 音乐美学基础 应用钢琴(三) 中国民族民间舞(维族) 汉族民间舞(三) |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一) |
|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 武术 | 体操 田径 羽毛球 中国武术导论 足球 体育技术学与控制 |
|
|
政治与历史学院 | 中国政治制度史 | 世界近代史 地方政府与政治 中国史学史 外交学导论 世界现代史 |
|
|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 | 环境生态工程 | 环境化学 环境仪器分析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工程学 |
|
|
财经学院 | 管理会计学
| 计量经济学 国际结算 公司金融 金融工程学 | 抽样技术与应用 财务会计学 宏观经济学 |
|
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 读写中国 | 英美文学欣赏 英语口语(二) |
|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钢结构设计原理
| 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概预算 房屋建筑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A | 工程经济学 |
管理学院 |
| 物流系统工程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网络营销 旅游与数据分析 旅游管理者行为学 客户关系管理 零售与连锁经管管理 导游学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工作实务 仓促与配送和管理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
机器人工程学院 |
| 机械精度设计 工程力学 传感器与检查技术 机电传动控制 机械设计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机器人机械技术 |
|
|
化学化工学院 |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有机化学(一) 化学仪表及自动化 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
|
|
传媒学院 |
| 影视艺术概论 播音主持概论 全媒体新闻评论 新媒体用户研究 新闻采访与报道 |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 视频特效制作 融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 功能材料基础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液态成型工具及模具设计 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应用 | 材料科学基础 高分子合成 高分子材料工厂工艺设计 材料制品成型工艺
|
|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导论 数据采集和与处理 Python程序设计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社会学 伦理学 |
|
外国语学院 |
| 英语国家社会文化 英语语言学 | 基础日语 日本文学概论 语言与思维 综合英语(一) 高级英语(一) | 汉译英 国际贸易概论 |
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
| 微处理器与单片机技术 电信原理 | 通信电路与系统 原子物理学 信号与系统 理论力学 电磁学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
注:教学院部顺序按获得“优秀”课程数量多少,从多到少排列,然后按照获得“良好”课程数量多少,从多到少排列。
各观测点得分情况如下: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情况
图1 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符合情况得分请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坚持立德树人,课程定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作用和贡献清楚明确。
2.课程目标描述的准确性
图2 课程目标描述的准确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目标描述准确具体,对应地方、行业需求,符合校情、学情,达成路径清晰,便于考核评价。
(二)课程团队与教学改革
1.教学团队情况
图3 课程教学团队情况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团队不少于3人,并保持相对稳定,师德良好,治学严谨,教书育人。
2.开展教研教改情况
图4 开展教研教改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研教改。
(三)课程内容与资源条件
1.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的合理性情况
图5 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的合理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分配合理,内容能支持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突出,并能及时引入学科专业科研新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体现应用性、前沿性、时代性。
2.落实课程思政情况
图6 落实课程思政情况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融合。
3.选用“马工程”教材情况
图7 选用“马工程”教材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在“马工程”教材目录中有本门课程教材的,基本上都选用“马工程”教材;没有本门课程教材的,优先选用国家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精品(优秀)教材或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4.课程资源建设情况
图8 课程资源建设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平台或社交平台上有课程简介、教学团队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PPT、案例、习题、参考文献等课程资源并向学生公开,更新情况良好。
(四)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1.高阶性情况
图9 课程设计的高阶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2.创新性情况
图10 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结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3.挑战度情况
图11 课程设计的挑战度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内容具有一定难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4.教学方法运用情况
图12 教学方法运用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院部重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图13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优质课程资源、数字化教学工具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6.开展教师评学情况
图14 开展教师评学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任课教师认真开展教师评学,并反馈给学生以改进学风。
(五)课程考核
1.课程考核方式情况
图15 课程考核方式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考核方式多样、恰当必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各种考核方式的成绩比重分配合理,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2.课程考核评价与分析情况
图16 课程考核评价与分析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考核评价严格,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记录完整、可追踪。试卷命题、评分标准、试卷批改、试卷分析或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符合学校要求和规范。
(六)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
1.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图17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了课程目标。
2.学生评价情况
图18 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评价较好。
3.教学督导评价情况
图19 教学督导对课程教学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学督导对课程的教学评价较好。
4.课程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图20 课程团队开展教研活动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学团队在课程开课学期至少召开1次教学质量评估会议评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有效性等,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予以落实。
5.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质量期中评价情况
图21 组织学生开展期中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质量期中评价,通过师生交流、期中评价、期末评教、督导听课等途径,收集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并持续改进。
(七)否决性指标
参加评价的160门课程没有出现否决为“不合格”的情形。
三、课程评价中发现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院部对课程质量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对课程建设内涵、评价标准理解不透,有的甚至没有开展课程建设工作,不知道什么是课程建设;二是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缺乏,课程负责人责权利不明晰,课程团队建设尚未起步,课程建设质量整体不高。本次检查数据显示,评价结果 “优秀”课程21门,占比仅有13.13%,分布在12个教学院部。
(二)课程资源建设普遍缺乏,学习通、蓝墨云、雨课堂等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不足,课程的知识图谱未构建。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源未引入学科专业科研新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看不出体现应用性、前沿性、时代性的课程内容,如电信学院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学》;文学院的《外国文学》和《文学概论》;大数据学院的《计算机导论》等。
(三)教师收集学生评教意见并持续改进需要加强。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运用到课程建设中,未能有效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如传媒学院的《影视艺术概论》《播音主持概论》等);大数据学院的《计算机网络》;土建学院的《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A》《土力学与基础工程A》《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等。
(四)部分课程教学团队不足。少部分课程只有1名成员,如管理学院的《零售与连锁经营管理》;电信学院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学》;传媒学院的《全媒体新闻评论》;机器人学院的《机器精度设计》;以及大外部的部分课程。部分教学院部课程团队结构不合理,如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在师资上存在专业之间的不平衡。
(五)部分课程的目标定位模糊。如管理学院的《旅游大数据分析》;传媒学院的《播音主持概论》《新媒体用户研究》《全媒体新闻评论》;数统学院的《小学数学可参与教学论》等。
(六)部分课程教学设计(教案)比较简单,没有将教学大纲深度融入教学设计中。如大数据学院的《Python程序设计》,马院的《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有些教学设计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的深入分析和考量,教学设计有草率应付之嫌。
(七)部分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高阶性学习比较缺乏,学生在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足,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有限。
(八)部分课程团队教研活动的支撑材料较少。如土建学院的《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A》《工程经济学》;外国语学院的《汉译英》《国际贸易概论》等。
(九)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改进,课程平时作业的批改不规范,如教师教育学院的《中外教育史》和《班级管理》。
四、课程建设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教学院部应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梳理,检查整改和督促。由于教师对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不了解,材料准备不足,教学院部需要做好老师们动员工作,克服部分教师在课程建设上的惰性。同时,协调课程团队成员数量不足的问题,相近学科专业的教师可以组建团队,人员相互交叉;此外,做实课程建设研讨活动,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二)基层教学组织应加强课程研究与建设。组织课程团队加强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课程考核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知识图谱研究与建设,充分利用文献研究、学科专家和AI技术,人工或自动梳理课程内容,抽取课程知识点,建立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网络结构,关联知识点和课程资源而形成的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可视化成果。
(三)学校需加大课程建设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人员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全面规划、布局;学院加强领导,切实加强管理和专业指导;稳定教学秘书队伍,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包括验收、存档等。
(四)评估中心将根据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办法,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院。对于评价为“不合格”的课程给予预警,课程负责人须进行整改,学校将组织专家组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教学监测评估工作简报2024年第3期——2024年春期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