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监测评估工作简报2024年第3期——2024年春期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报告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05-27   浏览次数:91


为加强课程建设与管理,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根据《长江师范学院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长师院办发〔202455号)要求,本学期第8-11周,学校开展了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课程评价情况简介

(一)评价范围及数量

课程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本次评价范围为2023年秋期本科专业开出的课程,采取学校抽取和教学院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共确定160门课程参加评价。其中学校抽取102门课程,教学院部推荐58门课程。

(二)评价内容

课程评价内容包含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课程团队与教学改革、课程内容与资源条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课程考核、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一票否决项目等7个方面,共24个观测点。

(三)评价过程

1.发布通知。评估中心于421日发布通知,明确检查内容、检查范围、组织实施安排和工作要求。

 2.院(部)自评(第8-9周)。教学院部和评估中心确定本学期拟评课程名单,并组织教师、教学督导对拟评课程进行自评,收集整理相关佐证材料。

 3.学校评价(第10-11周)。学校组建专家组深入教学院部,按照《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4.信息反馈。检查小组将检查发现问题梳理汇总,形成《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信息反馈表》,及时反馈给院部。

5.院部整改。院部根据检查小组反馈的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到评估中心。

6.分析总结。评估中心对本次专项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2024年春期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报告》。

7.整改复查。评估中心对院部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将反馈材料存档,最终形成质量监控的闭环。

(四)检查人员安排

评估中心将20名督导委员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检查4-5个学院,具体安排如下:


1 检查人员安排情况

组别

教学督导

检查学院

周绍东(组长)、秦念阳、朱挢、王素梅

机器人工程学院

文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贺国权(组长)、王泓、雷继红、罗小波

传媒学院

管理学 院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于海洪(组长)、王慧超、王小平、游强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韦济木(组长)、周仁成、廖东红、唐玉凤

美术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

音乐学院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卢孟春(组长)、何树华、何  芳、朱斌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

财经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课程评价结果

从本次评价的160门课程来看,评价结果为“优秀”课程有21门,占比13.13%;评为“良好”的有102门,占比63.75%;评为“合格”的有33门,占比20.63%;评为“不合格”的有4门,占比2.50%。各教学院部抽查的课程评价具体情况如下1

2  各教学院部参评课程评价结果

等级

教学院部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教师教育学院

中外教育历史

小学教学与课堂管理

心理学基础综合

小学音乐基础(三)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



现代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植物学(一)

植物生理学(园艺)

设施园艺学

食品工艺学实验

白酒工艺与实验

食品生物化学

食品工程原理

生物技术制药

食物工程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生理学(生物科学)

构成基础

园林建筑设计


美术学院

造型基础2

园林植物设计

建筑设计史

图形创意

DM型录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学科教育与流动指导综合

泥塑(中等)

字体设计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中国美术史

原画设计

CG插画

油画(基础)

数字摄影



文学院

古代汉语

外国文学

文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当代文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学科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数学分析(一)

高等代数(一)

初等数学(一)

应用随机过程


音乐学院

声乐表演(一)

艺术概论(中等)

中西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一)中等

合唱与指挥

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视唱练耳(一)中等

音乐美学基础

应用钢琴(三)

中国民族民间舞(维族)

汉族民间舞(三)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一)


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武术

体操

田径

羽毛球

中国武术导论

足球

体育技术学与控制



政治与历史学院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世界近代史

地方政府与政治

中国史学史

外交学导论

世界现代史



绿色智慧环境学院

环境生态工程

环境化学

环境仪器分析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工程学



财经学院

管理会计学


计量经济学

国际结算

公司金融

金融工程学

抽样技术与应用

财务会计学

宏观经济学


大学外语教学科研

读写中国

英美文学欣赏

英语口语(二)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钢结构设计原理


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概预算

房屋建筑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A

工程经济学

管理学院


物流系统工程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网络营销

旅游与数据分析

旅游管理者行为学

客户关系管理

零售与连锁经管管理

导游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工作实务

仓促与配送和管理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机器人工程学院


机械精度设计

工程力学

传感器与检查技术

机电传动控制

机械设计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机器人机械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有机化学(一)

化学仪表及自动化

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



传媒学院


影视艺术概论

播音主持概论

全媒体新闻评论

新媒体用户研究

新闻采访与报道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

视频特效制作

融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

功能材料基础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液态成型工具及模具设计

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应用

材料科学基础

高分子合成

高分子材料工厂工艺设计

材料制品成型工艺



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导论

数据采集和与处理

Python程序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共产党思想教育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社会学

伦理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国家社会文化

英语语言学

基础日语

日本文学概论

语言与思维

综合英语(一)

高级英语(一)

汉译英

国际贸易概论

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


微处理器与单片机技术

电信原理

通信电路与系统

原子物理学

信号与系统

理论力学

电磁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注:教学院部顺序按获得“优秀”课程数量多少,从多到少排列,然后按照获得“良好”课程数量多少,从多到少排列。

各观测点得分情况如下: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符合情况

1  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符合情况得分请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坚持立德树人,课程定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作用和贡献清楚明确。

2.课程目标描述的准确性

2  课程目标描述的准确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目标描述准确具体,对应地方、行业需求,符合校情、学情,达成路径清晰,便于考核评价。

(二)课程团队与教学改革

1.教学团队情况

3  课程教学团队情况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团队不少于3人,并保持相对稳定,师德良好,治学严谨,教书育人。



2.开展教研教改情况

4  开展教研教改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研教改。



(三)课程内容与资源条件

1.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的合理性情况

5  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配的合理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数分配合理,内容能支持应用型本科课程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突出,并能及时引入学科专业科研新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体现应用性、前沿性、时代性。


2.落实课程思政情况

6  落实课程思政情况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落实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与专业知识教育紧密融合。

3.选用“马工程”教材情况

7  选用“马工程”教材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在“马工程”教材目录中有本门课程教材的,基本上都选用“马工程”教材;没有本门课程教材的,优先选用国家级或省部级规划教材、精品(优秀)教材或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4.课程资源建设情况

8  课程资源建设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平台或社交平台上有课程简介、教学团队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PPT、案例、习题、参考文献等课程资源并向学生公开,更新情况良好。

(四)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1.高阶性情况

9  课程设计的高阶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2.创新性情况

10  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结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推动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3.挑战度情况

11  课程设计的挑战度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内容具有一定难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4.教学方法运用情况

12  教学方法运用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院部重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5.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13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优质课程资源、数字化教学工具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6.开展教师评学情况

14  开展教师评学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任课教师认真开展教师评学,并反馈给学生以改进学风。

(五)课程考核

1.课程考核方式情况

15  课程考核方式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考核方式多样、恰当必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各种考核方式的成绩比重分配合理,能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2.课程考核评价与分析情况

16  课程考核评价与分析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考核评价严格,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记录完整、可追踪。试卷命题、评分标准、试卷批改、试卷分析或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符合学校要求和规范。

(六)实施效果与持续改进

1.课程目标达成情况

17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了课程目标。


2.学生评价情况

18  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教学评价较好。

3.教学督导评价情况

19  教学督导对课程教学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学督导对课程的教学评价较好。

4.课程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20  课程团队开展教研活动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学团队在课程开课学期至少召开1次教学质量评估会议评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有效性等,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并予以落实。

5.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质量期中评价情况

21 组织学生开展期中评价得分情况

从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质量期中评价,通过师生交流、期中评价、期末评教、督导听课等途径,收集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并持续改进。

(七)否决性指标

参加评价的160门课程没有出现否决为“不合格”的情形。

三、课程评价中发现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院部对课程质量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对课程建设内涵、评价标准理解不透,有的甚至没有开展课程建设工作,不知道什么是课程建设;二是课程建设的体制机制缺乏,课程负责人责权利不明晰,课程团队建设尚未起步,课程建设质量整体不高。本次检查数据显示,评价结果 “优秀”课程21门,占比仅有13.13%,分布在12个教学院部。

(二)课程资源建设普遍缺乏,学习通、蓝墨云、雨课堂等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不足,课程的知识图谱未构建。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源未引入学科专业科研新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看不出体现应用性、前沿性、时代性的课程内容,如电信学院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学》;文学院的《外国文学》和《文学概论》;大数据学院的《计算机导论》

(三)教师收集学生评教意见并持续改进需要加强。评价结果没有充分运用到课程建设中,未能有效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如传媒学院的《影视艺术概论》《播音主持概论》等);大数据学院的《计算机网络》;土建学院的《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A》《土力学与基础工程A》《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等。

(四)部分课程教学团队不足。少部分课程只有1名成员,如管理学院的《零售与连锁经营管理》;电信学院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原子物理学》;传媒学院的《全媒体新闻评论》;机器人学院的《机器精度设计》;以及大外部的部分课程。部分教学院部课程团队结构不合理,如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在师资上存在专业之间的不平衡。

(五)部分课程的目标定位模糊。如管理学院的《旅游大数据分析》;传媒学院的《播音主持概论》《新媒体用户研究》《全媒体新闻评论》;数统学院的《小学数学可参与教学论》等。

(六)部分课程教学设计(教案)比较简单,没有将教学大纲深度融入教学设计中。如大数据学院的《Python程序设计》,马院的《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有些教学设计只是简单地罗列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的深入分析和考量,教学设计有草率应付之嫌。

(七)部分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高阶性学习比较缺乏,学生在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足,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升有限。

(八)部分课程团队教研活动的支撑材料较少。如土建学院的《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A》《工程经济学》;外国语学院的《汉译英》《国际贸易概论》等。

(九)部分课程的考核方式需要改进,课程平时作业的批改不规范,如教师教育学院的《中外教育史》和《班级管理》。

四、课程建设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教学院部应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梳理,检查整改和督促。由于教师对课程建设质量评价不了解,材料准备不足,教学院部需要做好老师们动员工作,克服部分教师在课程建设上的惰性。同时,协调课程团队成员数量不足的问题,相近学科专业的教师可以组建团队,人员相互交叉;此外,做实课程建设研讨活动,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二)基层教学组织应加强课程研究与建设。组织课程团队加强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课程考核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知识图谱研究与建设,充分利用文献研究、学科专家和AI技术,人工或自动梳理课程内容,抽取课程知识点,建立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网络结构,关联知识点和课程资源而形成的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可视化成果。

(三)学校需加大课程建设政策的支持力度,在人员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全面规划、布局;学院加强领导,切实加强管理和专业指导;稳定教学秘书队伍,加强教学基本文件建设,包括验收、存档等。

(四)评估中心将根据课程建设质量评价办法,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院。对于评价为“不合格”的课程给予预警,课程负责人须进行整改,学校将组织专家组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教学监测评估工作简报2024年第3期——2024年春期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报告.docx